「進步大聯盟」的訴求提出還不到一週,蔡英文日前又拋出「執政大聯盟」,兩者意義是否相同?是否意味蔡英文當選,將會籌組「聯合政府」?在在都令人費解。 蔡英文在本月十六日提出執政五大改革,其中有關「啟動國會改革」部份,她強調即使民進黨在國會席次過半,也會組成「進步大聯盟」,做為穩定執政的力量;同時,「進步大聯盟」將結合所有支持改革的人才,以「用人唯才」、「區域平衡」為考量,而非黨派顏色。 乍看之下,進步大聯盟既是國會改革的一部份,其意涵似乎是指立法院長、副院長的分配,民進黨不會「整碗捧去」;但外界仍在探究其真意之際,蔡英文突然又改口,變成「執政大聯盟」! 按照蔡英文的說法,二O一六年不止總統要勝選,國會也要過半;她強調這次一定要讓國民黨變成少數黨,之後民進黨將結合目標相同、理念一致的政黨與人才,組成「執政大聯盟」。 顧名思義,執政大聯盟顯然不同於進步大聯盟,後者只是象徵「進步力量」的結合,民進黨縱然是讓出立法院長、副院長,也沒有要與其他政黨共同執政的打算;但前者顯然意味民進黨成為多數黨之後「將結合目標相同、理念一致的政黨與人才」,組成「執政大聯盟」。 蔡英文為什麼在短短一周之中,就改弦更張?按照民進黨的說法是,原本預計立委選舉民進黨僅能微弱過半,因此積極尋求第三勢力合作,隨著選情看好,調整當選目標為「獨立過半」,但為避免讓人民產生「整碗捧去」的疑慮,因此蔡英文進一步拋出「執政大聯盟」。 這種說法曝露蔡英文的政策並非深思熟慮的產物,而是配合選情變化而機動調整;這表示她的治國藍圖並未通盤規劃,其改革理念也是信口開河,隨時可變。 更重要的是,「執政大聯盟」擺在「啟動國會改革」之列,是否意味民進黨準備走向內閣制?有意組成「聯合政府」? 從理論上講,所謂執政聯盟或是聯合政府,基本上都是指內閣制國家,多黨競爭的態勢下,如果沒有一個政黨可獲得國會過半的席次,其中兩個或是多個政黨透過協商,尋求合組聯合內閣,以利於政策的推行;要是單一政黨獲得超過國會過半席次,這個政黨既可牢牢掌握組閣權與行政權,當然就不會跟其他政黨合組政府,即使延攬一、二其他政黨或無黨籍的人入閣,那也不叫聯合政府。 按照這個標準,蔡英文的「執政大聯盟」顯然只是唬弄大家,因為台灣目前是雙首長制,蔡英文並無意願走向內閣制,怎麼有可能成立「大聯合政府」;何況民進黨既已有把握在國會單獨過半,哪有跟其他政黨合作穩定政權的必要?再說,要籌組聯合政府,兩黨或多黨必須事先談好人事的分配與政策的走向,否則屆時執政,一黨一把號,各吹各的調,如何收場?不要說民進黨和台聯尚且有台獨緩急立場之爭,試想親民黨若加入執政大聯盟,難道也要主張台獨嗎? 說穿了,進步大聯盟也好,執政大聯盟也罷,都只是在選前塑造民進黨不會「整碗捧去」的口號;一旦蔡英文真的要選上,立刻就會變臉,當年的陳水扁就是最好的例子,所以理性的選民,難道還要被蔡英文唬弄下去嗎? 【中央網路報】

arrow
arrow

    t35vn5ppd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